礦山“互聯網+”技術是移動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與礦山“人、機、環”等的深度融合。隨著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及2015年12月16-18日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的召開,我國掀起了“...
《煤炭學報》創刊50周年特刊,發表于《煤炭學報》2014年第8期,共有論文49篇,可免費下載論文。
煤炭自動化智能化采掘技術與裝備技術專題,發表于《煤炭科學技術》2014年第9期,共有論文23篇。
報道了8.8 m 液壓支架研發現狀,兗礦集團金雞灘煤礦8.2 m 大采高工作面、神華神東煤炭集團補連塔煤礦8 m 大采高工作面的關鍵開采技術和成套裝備研發應用的最新成果,這為我國乃至世界類似賦存條件厚煤層的安全高效開采提供了技術支撐和借鑒經驗,具有重要的推廣意義。衷心感謝王國...
煤礦智能化是適應現代工業技術革命發展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創新發展,我國煤礦實現了從普通機械化、綜合機械化到自動化的跨越,并開始向智能化邁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然而,我國煤礦智能化...
煤礦生產系統龐大而復雜,作業環境惡劣,災害重、風險大、下井人員多、危險崗位多,在煤礦生產的部分環節中引入機器人技術對減少井下作業人數、降低安全風險、提高生產效率、減輕礦工勞動強度具有重要意義。2019年1月,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制定并發布了《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目錄...
來源于《煤炭學報》2020年第3期,共16篇論文。
2020年2月2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應急管理部、國家煤礦安監局、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科技部、教育部共同印發了《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的發布實施對于推進煤炭行業轉型升級、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專題來源于《煤炭學報》。為歷年來巷道圍巖控制方面的論文集錦。
專題來源于《煤炭學報》歷年煤機裝備相關論文集錦。
專題來源于《煤炭學報》歷年智能化理論與技術論文集錦。
煤礦機械化、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安全高效綠色現代化煤礦的發展方向。 煤礦井下機器人是減少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的有效措施。為指導和促進煤礦機器人發展,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于2019年1月2日發布了?煤礦機器人重點研發目錄?,包括掘進、采煤、運輸、安控和救援 5大類,共38種。...
從安全生產的角度考慮,煤礦井工開采面臨瓦斯事故、水害、火災、頂板事故、煤塵爆炸五大災難性事故。隨著產業轉型及互聯網、智能化技術發展,調結構、促升級將成為產業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互聯網+煤礦安全”“互聯網+煤炭生產”將是調結構、促升級的最有效手段。...
煤礦智能化是適應現代工業技術革命發展趨勢、保障國家能源安全、實現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 經過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創新發展,我國煤礦實現了從普通機械化、綜合機械化到自動化的跨越,并開始向智能化邁進,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可靠的能源保障, 然而我國煤礦智能化發...
王國法,1960年8月1日出生于山東省文登縣,男,山東文登人,煤炭開采技術與裝備專家。中共黨員,1982年1月畢業于山東工學院(現山東大學)機械系,1985年東北工學院(現東北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現任中國煤炭科工集團(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首席科學家。 長期從事煤炭高效綜采理論、技術與裝備體...
康紅普(1965.11.16- )采礦工程專家。山西五臺人。1985年畢業于山西礦業學院,1991年獲中國礦業大學采礦工程博士學位?,F任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開采設計研究分院副院長,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長期從事煤礦巷道支護理論與技術研究工作。發明了煤礦井下巷道...
若你是一個外行,想要花最短的時間快速掌握各學科的發展歷程,看這個專題就對了;若你身處該領域,也推薦閱讀此專題,誰不想跟領域發展的大趨勢同步呢?
我國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例達60%以上。厚煤層可采儲量約占全國煤炭總可采儲量的43%,厚煤層條件下實現安全、高效、高采出率開采對我國煤炭工業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厚煤層一次采全高綜采一直是世界煤礦生產技術主要競爭區域,隨著采礦理論、采煤技術、裝備制造等多方面創新...
研究成果被期刊選為封面文章,不僅是對科研工作的認可,更可以提高作者知名度,是一份永久的榮譽?!睹禾靠茖W技術》始創于1973年,月刊出版,是煤炭行業的綜合性期刊。
《煤炭經濟研究》創刊于1981年,月刊,封面文章涵蓋了我國綠色與智慧礦山的發展前景、數字化能源技術、未來能源企業環境與財務發展戰略、能源行業發展經濟評估手段等領域的研究成果。
本專題共43篇論文。我國煤礦采場巖層控制的研究經歷了實用經驗階段、顯性理論與數值模型階段,核心問題是礦壓顯現機理及控制,具有極強的混沌性、動態性與非線性特征。巖層控制目前總體上仍然處于“靜態”和“試誤”的分析階段,即采用靜態的數學力學模型,基于靜態開采邊界與地質力...
《采礦與巖層控制工程學報》由康紅普院士擔任主編,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主管,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主辦,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采設計事業部(煤炭科學研究總院開采研究分院)承辦,更名自《煤礦開采》,創刊于1991年。...
2020年3月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文件的發布實施對于加快推進智能化煤礦建設,構建智能+綠色煤炭工業新體系,實現煤炭資源的智能、安全、高效、綠色開發與低碳、清潔、高效利用,促進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煤炭是人類生存的主要能源物質,在2019年的一次能源消費中,我國煤炭能源占比57.7%,世界煤炭能源占比約27%。在相當一段時期,我國仍要依靠煤炭能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工業糧食”,但其生產方式和利用將發生重大轉變,必須走“智能安全開采,清潔高效利用”的高質量煤炭工業發展之路。 ...
統計截止時間2020-08-26,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收錄的《煤炭科學技術》2019年發表的論文。
統計截止時間2020-08-26,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收錄的《煤炭學報》2019年發表的論文。
根據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9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發布的信息,2018年度《煤炭學報》有22篇優秀論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5000)”。 領跑者5000(簡稱F5000),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自2000年開始立項開發的國家級研究課題,旨在將中國...
根據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2017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結果發布會”發布的信息,2017年度《煤炭學報》有 篇優秀論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5000)”。 領跑者5000(簡稱F5000),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自2000年開始立項開發的國家級研究課題,旨在將中國...
根據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信息,2019年度《煤炭學報》又有22篇優秀論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5000)”。 領跑者5000(簡稱F5000),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自2000年開始立項開發的國家級研究課題,旨在將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上發表的部分優秀論文...
本專題為《煤炭科學技術》2020年所發論文下載量TOP20,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統計截止時間2020-12-31)
本專題為《煤炭學報》2020年所發論文下載量TOP20,數據來源于中國知網(統計截止時間2020-12-31)
本專題來自《煤炭科學技術》2021年第1期,包含王國法院士、顧大釗院士、王雙明院士最新成果。
本特刊共有論文30篇,來源于《煤炭科學技術》2021年第1期,是系統了解煤炭科技發展前沿的學習寶庫。
研究成果被期刊選為封面文章,不僅是對科研工作的認可,更可以提高作者知名度,是一份永久的榮譽?!睹禾靠茖W技術》始創于1973年,月刊出版,是煤炭行業的綜合性期刊。
隨著淺部資源的開采殆盡,深部資源開采已逐漸成為常態。為提升我國深部資源獲取能力,系統建立深部資源開采理論與技術體系,“十三五”以來國家啟動了針對深部開采的系列科技研發計劃,對深部開采基礎理論、深部開采防災減災技術與智能化裝備等方面進行了布局,對深部礦山巖體力學基礎...
為全面展示我國煤炭行業青年學者的最新原創科技成果,鼓勵我國煤炭行業青年科學家把更多的代表性科研成果發表在祖國大地上,助力青年科學家成長成才,《煤炭學報》編輯部于2021年第2期組織策劃了“新銳科學家”特刊,專題稿件覆蓋煤炭安全綠色開采、智能礦山建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等...
根據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布的信息,2020年度《煤炭科學技術》有20篇優秀論文入選“中國精品科技期刊頂尖學術論文(領跑者5000)”。 領跑者5000(簡稱F5000),是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自2000年開始立項開發的國家級研究課題,旨在將中國精品科技期刊上發表的部分優秀論...
專題整理于2021年5月,為2018—2021年《煤炭學報》刊登的“采場圍巖控制”主題論文。
專題整理于2021年5月,為2018—2021年《煤炭學報》刊登的“巷道圍巖控制”主題論文。
專題整理于2021年5月,為2018—2021年《煤炭學報》刊登的“煤礦智能化建設關鍵技術”主題論文。
專題整理于2021年5月,為2018—2021年《煤炭學報》刊登的“工作面智能化開采理論與技術”主題論文。
專題整理于2021年5月,為2018—2021年《煤炭學報》刊登的“煤機裝備理論與技術”主題論文。
專題整理于2021年5月,為2018—2021年《煤炭學報》刊登的“煤礦智能化物聯網技術”主題論文。
為推動煤礦智能化高質量發展,2020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等八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到2021年,建成多種類型、不同模式的智能化示范煤礦;到2025年,大型煤礦和災害嚴重煤礦基本實現智能化;到2035年,各類煤礦基本實現智能...
根據中國知網截止到2021年8月19日的數據,小編整理了《煤炭學報》2020年刊登的所有文章中下載量前50的文章,此推文為TOP1~TOP10文章及其創新點,以饗讀者。
根據中國知網截止到2021年8月19日的數據,小編整理了《煤炭學報》2020年刊登的所有文章中下載量前50的文章,此推文為TOP11~TOP20文章及其創新點,以饗讀者。
根據中國知網截止到2021年8月19日的數據,小編整理了《煤炭學報》2020年刊登的所有文章中下載量前48的文章,以饗讀者。
葛世榮,男,1963年4月出生,浙江天臺人,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983年7月畢業于黑龍江礦業學院,1989年獲得中國礦業大學工學博士學位。1994年10月起任中國礦業大學校長助理,1997年3月起任中國礦業大學副校長,2007年8月起任中國礦業大...
煤炭是我國的主要能源,我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改變。未來我國煤炭開采深度與難度越來越大,采掘作業是其最重要、最危險的生產環節,70% 煤礦事故死亡發生在采掘區。研究深部危險煤層無人采掘裝備是確保我國具備煤炭能源持續生產能力,也是體現國家對礦工生...
“中國煤炭學會成立60周年”特刊
為繁榮煤炭科技事業,活躍學術氣氛,發現優秀人才,鼓勵廣大煤炭科技工作者把代表性學術成果發表在祖國大地上,本刊編輯部根據《<煤炭學報>年度影響力優秀學術論文評選辦法》,組織實施了《煤炭學報》2019年度影響力優秀學術論文評選活動。共有30篇論文入選。...
為繁榮煤炭科技,活躍學術氣氛,發現優秀人才,鼓勵廣大煤炭科技工作者把代表性學術成果發表在祖國大地上,本刊根據《<煤炭科學技術>年度高影響力論文評選辦法》,秉承獨立、公正、客觀的原則,遵循科學、專業的方法和合理、規范的程序,經編委會同意,在2019年度發表的360篇論文中,最終選出30...
“特別策劃:《煤礦智能化建設指南(2021年版)》解讀”專題(《智能礦山》)
2022年2月15日,從Scopus數據庫查到,《煤炭科學技術》在Scopus數據庫現已經正式上線。Scopus收錄的數據向前追溯了2年,追溯到2020年,2020—2021年共發表的735篇文章,全部被收錄,總被引454次。(數據統計日期:2022-02-15) ...
《煤炭學報》創刊于1964年,月刊,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管,中國煤炭學會主辦,煤炭科學研究總院承辦的面向國內外發行的煤炭科學技術方面的綜合性學術刊物。目前被Ei、Scopus、CSCD、CSTPCD等國內外20多種重要數據庫收錄,核心總被引頻次、核心影響因子、綜合評價總分等期刊主要期刊...
主辦單位:煤炭科學研究總院出版傳媒集團 中國煤炭學會學術期刊工作委員會